About Me

    在我的童年,我的父母作为中国第一批出国的弄潮儿,尚在懵懂的3岁的我就跟着父母去到了欧洲生活。尽管我还是在似懂非懂的阶段,但是我也看到了父母在海外生活的艰辛。

    我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在出国前也是大学学历,但是由于语言和生活上的各种差异,导致上个世纪大部分海外移民的基本上都是以中国餐馆相关的业务维持生计。我的父母也不例外,在欧洲的一个小城市开了一家中国餐馆,主打粤菜口味。我的童年除了在看父母为了生活而奔波,更能感受到在西方文化下国人的融入与隔阂。

    这也是我致力于出国教育行业一个非常根本的原因,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西方世界了解中国文明,让中国文明认知西方文化。

    也是因为移民文化对我的影响,我在选择自己的大学及研究生方向的时候,我选择的是语言和教育。选择英语是因为在我和父母的人生经历中,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语言沟通上的优势可以大大的便利在西方文化之下的生活与学习。

    我们当时在的小国比利时,也是现今欧盟总部所在国,我们的第一语言是法语,其次是荷兰语,最后是英语。我记得我当时的学校老师里,能找到一个懂八国语言的也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在我成长的环境中,我的同学我的朋友,他们可以看得懂希腊神话里的起源,能够悟得透欧洲文明的发展规律,也能够自信得站在讲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可以说当时的我非常羡慕,我很努力得学习,但是不仅是要学习三门全新的语言,甚至还要学习语言背后的渊源,这足实让我看到自己的差距,同时也逐步让我明确了想成为一名语言老师的职业目标。

    所以在我跟随父母回国以后,我选择在某大型语培机构做一名语言老师,同时也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

    于是,如何让中国的学生更好的学习一门外语成为了我人生的第一大主题。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教授了大约超过1万名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如何让老师能更好的授课成为了人生的第二大主题。我们教学团队里有各国的海归们,大家一起畅谈自己的教学感悟,一起进行教学中的反思,一起互相开展批判性教学,这都让我和我的团队们快速成长。

    这样的一段工作经历,与我而言是我人生的启航,但是我也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虽然略懂语言,但是对于教育的认知依然是匮乏的。于是我毅然决然辞去了工作,选择了再次远航去攻读研究生。第一次踏上北美的土地,第一次踏进自己的Dream School的教学楼,这场景我依然是历历在目。在这里,我酣畅淋漓的和我的导师同学探讨各自的教学经验,教学理念;也是我第一次认识到作为一名教书匠和教育者的差异。

    在那时我就暗暗下定决心,在自己再次回国以后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教育行业带来变革。毕业后我回到杭州,我选择从事出国留学行业,因为在这个行业我们可以选择培养孩子的习得养成而不仅仅是分数的进步。因为在这个行业我们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批判性的思考与怀疑而不只是被动输入那些被 认为是对的观念;更因为在这个行业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复制一条前人的路。

    我选择和我的同学也是我的搭档一起创业,我想要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除了中国以外的国土,我想要更多的人能够有踏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机会,我想要更多的人能够真正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在我们的留学模式上,我们一开始就是以导师制陪伴式成长作为基本的模式。我们重过程、重服务、我们需要为留学行业单一的以结果买单注入更多的可能性和创造力。我们正在走一条我们自己适合的中高端和高端申请并行的发展路线,短短几年间,我们的学生数量翻了3倍,我们的员工数量翻了5倍,我们的办公室面积翻了10倍.我们的团队海归比例几乎100%,海外硕士比例几乎80%,海外本科比例50%。

    踏入教育行业这10年来走过的路,对于我和我的团队而言都是只是完成了启航和远航。我希望在未来的10年,我们能成为出国教育行业的领航者。在这10年我自己从职业上也完成了从教书匠到教育者的转变,从生活上也完成一个女生到妈妈的转变。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伴随自己孩子成长的同时,也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更多孩子的成长,这也是让我会继续沿着这条路坚定走下去的原因。